数据统计New
国新办:“十四五”时期我国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
“十四五”期间,我国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目前航空人口的数量已达到4.7亿,成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国家。去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过了7亿人次,预计今年有望超过7.7亿人次。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6444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跟着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打卡山西古建

随着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热映,无数观众跟随四个小妖怪的西行之路,在奇幻山水中辨认出了许多熟悉的元素——山西古建! 详情 >>

  • 聚焦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外国游客解锁多样中国

2025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其中,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运育非遗・河合共生”大运河非遗主题巡展启幕,首站雄安

发布时间: 2025-09-30 点击数量:0

2025年9月27日,由首都图书馆携手大运河沿线七省市级图书馆联合举办的“运育非遗河合共生”主题巡展的首站在雄安图书馆正式开幕。

 

展览以“运河文脉—匠心传承—生活美学”为主线,通过技艺之美、艺术之魂、生活之味三大板块,配合多媒体播放及活态展演等多种互动形式,全方位展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广大读者在“悦读”中体验“活态传承”,深入感知非遗与运河共生共荣的文化脉络。

 

在技艺之美版块,织绣经纬——水陆通衢,促成了南北织绣技艺的交融与丝帛贸易的繁荣,更滋养出风格卓然、大放异彩的织绣工艺;窑火凝珍——千帆辐辏,运河既输送器用,也传递雅艺,成为南北窑瓷交融生辉的重要通路;文房雅事——绵延不尽,宣纸“轻如蝉翼,韧如丝帛”,成为文人案头至珍;徽墨得“拈来轻、磨来清、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妙,将徽州文脉传遍天下;时光至味——舟船如梭,河水载运四时物产,也沉淀出风土与人情交织的味外之旨。

 

艺术之魂办款展现了不同戏曲、音乐、舞蹈形式在运河交汇融合,谱写东方艺术的独特旋律。梨园清音——运河通贯南北,曲声藉水而传,声腔交汇相融,终汇成中华剧苑的洋洋大观;丝竹妙曲——运河通漕运之利,融南北丝竹、汇古今妙音,成就一条流动的曲韵博物馆。


在生活之味版块,观众可以欣赏到运河的脉动如何融入市井的呼吸,这些源自民间的智慧结晶,在时光的发酵中愈显醇厚。指尖美学——运河臻盛,“泥人张”之传神,塑出市井百态;剪纸融扬州文人意趣、蔚县点彩绝艺,裁出南北风情;舌尖美味——八方物产辐辏,杭帮菜以东坡肉展现本味真谛;苏帮菜借松鼠鳜鱼诠释形味兼修;徽菜以臭鳜鱼演绎发酵哲学……名厨云集,饮馔荟萃。

 

作为本次巡展的首站,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2025年6月,新区已建立完善的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并公布了第一批新区级非遗项目,包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43个,其中武术类35个、杂技类8个,展现出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蓬勃的文化活力。

 

本次展览作为全国巡展首站,后续将在大运河沿线其它七省市巡回展出。诚挚邀请各界读者到馆参观,体验千年非遗魅力,感受大运河文化带的深厚底蕴。

 

(来源:金台资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