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好客山东”遇上“好吃广东”!粤鲁非遗交流系列活动在穗开幕

发布时间: 2024-10-02 点击数量:0

10月1日,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好客山东 好吃广东——粤鲁非遗交流系列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拉开帷幕。 

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

 系列活动由“粤鲁非遗交流展览”“粤鲁非遗交流展演”以及“粤鲁非遗体验活动”三部分组成,旨在进一步加强粤鲁两地文旅资源联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推动两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粤鲁非遗交相辉映

 广东与山东两地非遗资源各异,但文化根脉绵延一脉相承。布置一新的广东省非遗馆处处洋溢着热烈的节日气氛。 

粤鲁非遗交流展通过“粤海和风”“齐风鲁韵”“鲁往粤来”三个篇章将两地的非遗项目生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以粤鲁两地传统手工技艺及民俗非遗为核心,呈现一场南北相合、山海交响的文化盛宴。 

广东的玉雕、榄雕、泥塑、枫溪瓷、莞草编织等非遗明珠与山东的莱芜锡雕、潍坊核雕、聂家庄泥塑、博兴柳编、淄博刻瓷等非遗瑰宝交相辉映,展现了南北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现场观众纷纷驻足观赏,无不为这些精湛的非遗技艺所折服。 

展览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项目。观众可以通过体感装置控制皮影戏人物动作,亲身体验皮影戏的魅力。 

广东的广州榄雕、潮州工夫茶艺,山东的香囊制作技艺、济南面塑等非遗体验项目也在专题展厅登陆,更有非遗传承人亲自坐镇,带领观众深度感受非遗魅力。

 

粤鲁特色体验来袭

 国庆假期,粤鲁非遗体验展位将串联馆内的开放空间及专题展览空间,精心打造一条非遗技艺展示和体验路线。 

漫步其中,观众既可以通过广东剪纸、广绣、济南面塑、潍坊红木嵌银漆器等互动体验,探索古老的技艺与智慧;也可以品鉴汕头卤鹅、新会陈皮、周村烧饼、东阿阿胶等非遗美食,感受两地的好吃之味,好客之情。 

无论齐鲁大地的雄浑厚重,还是岭南之滨的灵动活力,都让到场观展的市民游客回味无穷。 

在汕头卤鹅制作技艺的摊位前,不少市民游客都“满载而归”,广州市民李先生就慕名而来。“汕头卤鹅特别出名,今天又是国庆假期,听说这次有正宗的汕头卤鹅参展,我们一次就买了四盒回家,改善伙食,共度佳节。”他笑着说。

 

金秋序曲,共话非遗传承新篇

 10月1日晚,“非遗共融,同庆华诞——粤鲁交流非遗展演”在广东省非遗馆非遗剧场启幕,通过一系列多样化且富有创新性的节目形式,生动展现了粤鲁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高桩醒狮、山东快书、古琴艺术、邹鲁礼乐、潮州大锣鼓以及粤剧和五音戏的戏剧组合等节目充分展现两地非遗多样魅力。 

展演最后,大合唱《歌唱祖国》既饱含了对祖国的深情,又表达了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坚定信念。 

本次展览将持续开放至10月27日。 

此外,“我们的节日——节庆‘叹’非遗国庆系列活动”“我是非遗小记者”“邀您看戏·木偶奇缘”专题展演也将在省非遗馆同期上演,精心策划的打卡互动、限定印章、非遗体验、趣味采访、专题展演等精彩活动等你来打卡。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