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2024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尽显非遗之美

发布时间: 2024-10-02 点击数量:0

10月1日,正在天津美术馆进行的2024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体验。现场展出的北京兔儿爷、天津泥人张、固安柳编等京津冀三地近百项国家级及省市级非遗项目,尽显非遗之美。

在天津美术馆一楼展厅,以“‘拾’光造物 遗脉相承”为主题的展览现场,将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具有天津特色的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集中分区展示。从事教育工作的任老师告诉记者,他在国庆假期与朋友相约来文化中心看展,巧遇了这次京津冀非遗联展。“展览的内容非常丰富,布展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还有中草药的种类、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的展示,为我们增长了中医药方面的知识。”

二楼展厅的“非遗‘拾’光 遗脉同源”主题展,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分为“春华”“夏盛”“秋实”“冬藏”四个展区,北京宫廷团扇、宿家剪纸,天津葫芦制作技艺、肖氏剪布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泥塑等近百个京津冀三地的特色非遗项目,纷纷展示了精美的非遗作品。

在现场,北京的木版水印技艺、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河北省的武强年画,吸引了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围观。“木版水印技艺,包括勾、刻、印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掸、描等特殊技巧,以笔、刀、刷子等为基础工具,追求复原传统书画艺术形态、笔墨、神采。”“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武强年画由‘绘、刻、印’三道工序完成,画师设计样稿,刻版师镌刻画版,印刷师印刷,三道工序循序渐进,相辅相成。”传承人们分别为大家进行讲解,随后开始拓印体验。小朋友们拿到自己拓印的作品都特别高兴。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