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2024国庆假期消费市场盯上“国潮”

发布时间: 2024-10-16 点击数量:0

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同比增长6.3%;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超9%……

 

数据背后是国庆假期消费满满的“新”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假期消费“业态模式不断更新,将为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拓展新空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

 

10月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今年国庆假期市场消费旺盛。下一步,将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

 

国庆遇“国潮” “传统文化游”成“顶流”


参观传统古建、体验国风古韵……当国庆假期遇上“国潮”,“传统文化游”成为“顶流”。

 

今年7月刚刚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及其沿线相关景点,成为国庆假期不少游客参观游览的首选。抖音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中轴线上承载厚重历史底蕴的天坛、鼓楼,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达到165%、133%,现代化的鸟巢、水立方相关团购订单量增幅也达到117%、82%。

 

而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相关人文古迹也成为今年国庆假期游玩的热门路线。美团数据显示,仅国庆假期前4天,“古建古寺”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就达到126%。人文古迹、展览馆等相关景区成为除自然景观外,今年国庆假期消费热度最高的景区品类。

 

事实上,许多历经岁月沉淀的古城古建,都成了这个假期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比如,黔东南的镇远古城、京杭大运河中心点的台儿庄古城、嘉陵月光游的四川阆中古城,颇受消费者喜爱,抖音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140%、248%和132%。

 

为深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人们在出游的同时,还会选择沉浸式体验。比如在西安,当地一家汉服小店平均每天都能收获上千个团购新增订单。一些民宿商家也紧跟潮流,在接待游客住宿的同时,提供免费汉服妆造体验。还有不少民宿将唐风美学与房间设计相结合,以“汉唐风格”为特色吸引游客入住。

 

主打“松弛感” “慢充式旅游”受热捧

 

这个国庆假期,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酒店躺游等“慢充式旅游”受到热捧。

 

出门游玩是人们假期休息、“充电”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说,短时间内密集打卡多个目的地的“特种兵式旅游”追求“快充”,“慢充式旅游”则更随性、更松弛,不抢不赶、不扎堆,旅途中的停留时间也有明显增长。

 

去哪儿平台搜索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期间,“人少”“小众”“反向”是搜索热度上升幅度最高的词。酒店预订数据也显示,预订增幅最高的是小城和县城。

 

携程数据显示,一大批年轻人爱上“奔县游”,带动县域旅游日均订单同比增长40%。从大城市奔向小城市,体验差异化生活方式,曾经的小众城市不时登上国庆假期旅游热榜。比如,桂林阳朔、惠州惠东、汕头南澳等县域民宿热度位居全国前列。

 

除了偏爱烟火气的小城,年轻游客也带火了一些城市里的休闲项目——足疗养生馆、洗浴中心等。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选择在近郊钓鱼,享受自然与宁静;或看场演出,丰富文化生活;或呼朋引伴,玩几局桌游。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钓鱼相关团购量同比增长119%,演出和桌游团购量达到了去年的2.5倍以上。

 

发力下沉市场 小城及偏远地区消费“爆表”

 

数据显示,这个国庆假期,小城居民消费实力“爆表”,更多的三线及以下市县居民开启第一次飞行和出国旅行。去哪儿平台上,今年国庆假期期间,600余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首次乘坐飞机,首次购买机票量同比增长逾五成;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近3倍,远超一线城市。

 

发力的下沉市场还包括偏远地区的电商业务。赶在今年国庆假期之前,9月9日,拼多多官方正式宣布,对于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边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将全部由拼多多平台承担。

 

作为目前国内首个采取此项措施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出山,还是进村,物流成本高企一直是行业痛点,而直击这一痛点,是希望能够撬动生态中的更多商家加入到偏远地区的市场与提振消费当中。”

 

以新疆为例,2023年7月,拼多多联合第三方物流服务运营商,试点快递进村服务,将末端配送网点与消费者的距离从几十公里缩短至几公里,签收时效也从几天压缩到24小时内。截至去年10月中旬,该服务已实现对全疆60个县域的覆盖。

 

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会长徐勇看来,这一系列举措破解了电商难以在中西部偏远地区推广的难题。通过降低物流成本,能够促进供应链下游快递物流在偏远地区的延伸,进而推动偏远地区更好融入国内消费大循环。

 

假期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透过今年国庆假期消费数据,及其背后显现的多重“新”意,看到的是我国消费市场向好态势,也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正如10月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郑栅洁谈到的,未来“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具体来说,将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结合“两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