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海南:黎锦数字化产业基地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 2024-10-28 点击数量:0

2024年10月26日,在海南省东方市委市政府、市民族事务局、市旅游与文化广电体育局、东方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依文·中国手工坊承办的“黎锦数字化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基地坐落于东方市文化广场内,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库三中心”:东方织娘数据库、文旅融合示范中心、产品设计研发中心、文化消费体验中心。

 

依文·中国手工坊团队,以东方市在地文化元素、地标性景观、传统非遗技艺等为空间逻辑,集合产品、集合匠人、集合故事打造的数字化产业基地;意在从东方出发,通过平台集合订单、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促进东方市黎锦产业发展。

 

海风轻拂,山水相隔,椰风海韵里,藏着古朴的黎族文化,在海南东方我们看到这里世居民族创造的惊艳艺术。黎族先民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将织锦技艺细细打磨,造就了光辉若云的黎锦。

 

海南省东方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全市现有非遗保护项目39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4项、市级33项,在册市级及以上代表性传承人318名。黎锦作为东方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其数字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东方织娘数据库

 

互动屏、数字化墙,展现着依文·中国手工坊为东方市打造的“东方织娘”纹样数据库和手工艺人数据库,历经数年的挖掘、整理、创新、应用、再设计,现已收录整理了500余种传统美学纹样,并通过数据化、产品化、 IP 化、产业化为民族指尖产业赋能,让3000多名黎锦织娘有机会在平台上依靠手艺实现增收创收,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示范中心

 

在东方市,大广坝风景区、俄贤岭景区、猕猴岭森林风景区、鱼鳞洲、雅龙 “小桂林” 风景区、白查船型屋等风景名胜犹如璀璨明珠。以东方市匠人 IP 开启故事篇章,与当下的文旅线路紧密融合,产品、匠人、故事在此集结。传统与现代对话,民族与时尚共舞,以穿越之姿精彩呈现,铸就海南文化旅游、研学的集聚之所。


产品设计研发中心

 

汇聚全球设计师,共享设计资源。针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生态物产、手工技艺、历史纹样等信息,通过选题策划、信息源整理、知识架构搭建、标签梳理以及数据适量化等手段,构建 “东方黎锦文化基因纹样数据研发中心”。以民族学、中国美学体系为传承根基,以图案学、现代设计体系为再造途径,实现纹样的二次创作,以便于市场化设计应用,最终达成产品的研发设计并制作出样品。

 

文化消费体验中心

 

深度挖掘东方黎族文化中黎锦手工艺的前世今生,紧密结合现代时尚产品的开发设计。不仅在中心现场能够尽情购买黎锦产品,还可以在东方织娘 APP 持续选购。以国际范、时尚感、高级感十足的美陈方式,精心打造一个集梦幻场景、奇妙体验、网红打卡、文化消费以及研学基地于一体的文化消费体验中心。


东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兰宗贤、东方市旅游与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符质辉、东方市民族事务局副局长关义周、东方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利伟、依文·中国手工坊副总裁刘文玲、乡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书源和黎锦传承人代表等出席黎锦数字化产业地基启动仪式。


 

来源:咸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