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6444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文旅产业新赛道:“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发布时间: 2024-11-13 点击数量:0

近日,浙江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优秀作品评选大赛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大赛收到来自全国媒体、影视机构、高校及影视创作达人报名作品120部,题材涵盖浙江文旅资源、传统文化、非遗技艺及乡村振兴故事等。


浙江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优秀作品评选大赛充分展示了浙产微短剧的创作成果和文旅融合的魅力。据统计,15个取景地所在景区,今年1月至9月,接待游客 8745.93万人次,同比增长 9.05%,微短剧赋能效益明显。


今年以来,全国各省充分发挥文化广电旅游融合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年初发布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嗨!新重庆之烟火星辰”系列精品微短剧计划、云南省“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香格里拉’”计划、河南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计划等纷纷出台,截至目前,国家广电总局累计发布了四批共计114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微短剧创作数量质量持续提升,涌现出《我的阿勒泰》《飞扬的青春》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营造出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在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微短剧在内容生产、传播手段、产业模式等方面释放出的新驱动力,使“微短剧+文旅”实现双向奔赴。一方面,高审美体验引发观众共鸣,吸引打卡同款取景地。新技术的发展全方位提升了微短剧生产力,计算机特效、高清视频等技术手段,助力微短剧精准捕捉和呈现取景地的自然美、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质,突出自然景观独特性与文化历史沉淀,满足观众高审美需求,触动观众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记忆,产生共鸣共情,引发进一步体验的情绪“爆点”,形成线下文旅聚集效应。如《我的阿勒泰》《一梦枕星河》等用生动的故事情节、精彩的镜头语言、优美的光影效果展开古韵今风交融的画卷,融入取景地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满足了观众对唯美诗意的想象。人们在享受微短剧高审美体验带来的愉快、惬意中对自然风情产生向往,对人文历史产生共鸣,线上“种草”,线下引流,越来越多的人从热门微短剧中寻找旅游目的地。


另一方面,“名场面”引导观众参与互动,促进线下文旅消费。微短剧通过引导人们行为和情感参与等方式建立起观众与微短剧、观众与文旅目的地之间的联系,对作品内容及关联故事、人物、场景等“名场面”要素进行旅游化开发,并在观众群体投身文旅活动时将作品中所传递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实在化、体验化、具身化,为游客开启多主题、全场景、真感知、强互动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提升游客对目的地的沉浸式体验。《你好,苏东坡》结合数字影像、声光艺术装置等,打造了大量虚实融合的空间作品,还原了活色生香的宋朝市井繁华生活,观众在“苏东坡数字人”带领下沉浸式体验北宋的美学时空,从“戏外之人”变成了“戏中之人”,从游览者变为参与者,既读懂了剧情又撬动文旅经济发展。


如果说热播微短剧是“引爆”文旅产业的“爆破点”,那么成熟健全的“微短剧+文旅”产业链就是确保文旅长红的关键。通过对微短剧IP的全链条开发,能不断拓展其延展性和生命力,实现微短剧IP与文旅产业相互成就。衍生周边文创产品,创新文旅联动模式,搭建文旅新场景,在创造更多市场价值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更持久和丰富的人文价值。乡村振兴题材微短剧《飞扬的青春》,为浙江温州瑞安曹村镇的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带来新的机遇,而剧中体验新奇的滑翔伞,返璞归真的田园采摘,稻虾等场景也在曹村镇一一复刻,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链化服务,形成拓展影旅产业增长点的有效路径。


“微短剧+文旅”成功与否,与当地文旅资源的稀缺性和吸引力、主创对观众文化需求点的捕捉程度、微短剧作品对当地文旅资源的呈现质量和营销水平、当地文旅要素的禀赋和产业链成熟度、游客文旅体验好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将短暂的流量热度转化为持久的文旅消费热情,就需要产业链双方各自发挥优势,持续发力,利用IP受众广、影响力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延伸文旅生命周期,从而推动微短剧和旅游目的地从“网红”走向“长红”,让“流量”变成“留量”,持续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微短剧与文旅的相互成就、双赢共生。(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原标题:行业专家相聚深圳热议加快布局微短剧新赛道



附:关于“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2024年1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

 

计划提出,2024年要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随着微短剧的热播而“出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北京市建立了广电、文旅、文物等部门对接机制,采取主动出题的方式,积极促成区县、平台及制作机构结对;江苏局联合省文旅厅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水韵江苏”文旅消费推广季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一市一剧”的创作计划;广东局拨出专项资金,聚焦展现岭南人文风貌主题,设立“跟着微短剧游广东”专项征集评选活动……各省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潮起八桂•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走近天水·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特色方案,梳理本地文旅资源,打造展现地方特色的微短剧。

 

2024年4月23日,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公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二批推荐目录。

2024年8月5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三批共31部推荐剧目发布,至此,已有59部剧目入选该计划。

2024年10月14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