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展” 沉浸式感受气象万千“国潮”魅力

发布时间: 2024-10-02 点击数量:0

2024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一场“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国潮”魅力。 

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大厅上方的彩色龙凤风筝,寓意龙凤呈祥。凤凰周围围绕着100只小风,寓意百鸟朝凤。龙型风筝主体图案以二十四节气构成,四种颜色代表了四季。山东潍坊风筝制作技艺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艺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为了让大家有一种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展馆还专门从安徽搬来了一座徽州古戏台,在这个舞台上还会定期举办曲艺和戏曲的表演。 

国庆期间,这里推出了川剧表演《变脸》、苗族古歌《古地马戎》等现场演出。除此之外,现场制作油纸伞、竹雕、香囊等活动也让参观者亲身感受到非遗技艺。 采访当天,恰逢国家级非遗项目狮舞·白纸坊太狮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敬伟,带着徒弟现场演出。 

记者看到参加表演的两位大姐都已经60多岁了,但是舞动得特别灵活,也想试一试,但举起这个狮子头还挺沉的,据说有14斤重。 

随着“国潮”热的不断升温,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传统手工面塑的手法包括揉、压、搓、捏,非常容易上手。

展览现场,小朋友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可以亲手制作一朵玫瑰花带回家。丰宁满族剪纸的摊位上,剪纸艺人三两下就能现场为游客剪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剪影。守正不守旧,原来传统的剪纸,现在从设计和材料上全面提质升级,从过去简单的窗花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的伴手礼。  

丰宁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石俊凤称:“我们是把剪纸从材质上从纸变为金箔,从平面到立体,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包括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京剧在内的4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