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湖北省博物馆:北馆焕新开放!十大“镇馆之宝”全面回归

发布时间: 2025-01-06 点击数量:0

2024年12月31日,“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开幕,历经一年半升级布展后的湖北省博物馆北馆焕新开放。

 

本次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以“极目楚天”为主标题,包括湖北古代文明、湖北近代风云、湖北现当代英杰三个各自独立又前后承续的展览,展陈面积总计约4300平方米,展陈文物1.6万余件,约一半文物系首次展出。涵盖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荆楚地区的发展脉络与卓越成就。

 

湖北古代文明展位于北馆二楼,面积2000平方米。 展出的重点文物有郧县人1、2号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头像,崇阳铜鼓,曾伯克父鼎,黑夫家信木牍,针灸铜人立像等。展览叙事年代跨度从距今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到清代中期,属于史前时期和古代。

 

放置在独立展柜中的“太阳人”石刻,是长江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太阳崇拜图像;发现于湖北崇阳的兽面纹铜鼓,为世界范围内目前所见两件商代铜鼓之一;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铜卣及铜钺、铜爵等大量青铜酒器,让观众一睹古代青铜制造技艺之高超。

 

展览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单元,遵循“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展示湖北文明发展历程、凸显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理念,突出湖北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及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

 

展览以湖北地处中国南北文化汇聚交融之地的地理优势为切入点,以湖北在中华文明中发挥的作用为主要线索,提炼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湖北地域内的重要节点、重要人物,介绍湖北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突出文明相关性,反映湖北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关联,尤其是长江、汉水对湖北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

 

湖北近代风云展位于北馆三楼,面积1300平方米,展览叙事年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重点展示晚清汉口开埠、洋务新政、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突出展现近代湖北人民探寻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推翻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的历程,以及自立自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展出的重点文物刘静庵画像,宋教仁七言对联,李作栋勋位章、证,孙中山题“诚仁医院”横幅等。

 

湖北现当代英杰展位于北馆四楼,面积950平方米。展览以现当代湖北名人为中心,串联展示湖北现当代历史进程。

 

展览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志士”“军旅名将”“科学精英”“文化俊杰”“时代楷模”六个单元,介绍123位湖北名人,并通过人物事迹反映中共五大、黄麻起义、中原突围、抗洪、抗疫等湖北现当代历史重大事件。展出重点文物董必武蓝衫改制的婴儿服、李先念使用的怀表、陈潭秋家书等。

 

随着北馆的焕新归来,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云梦睡虎地秦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些因升级布展短暂告别观众的镇馆之宝们全面回归,加之在南馆展出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曾侯乙尊盘、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十大镇馆之宝”整齐“出勤”,让观众们一饱眼福。

 

此次北馆改造升级后与南馆专题基本陈列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荆楚特色展陈体系。同时,湖北省博物馆从参观动线优化调整、新版门票预约系统创新上线、停车系统提升、诸多文创新品亮相、讲解线路多元、编钟演奏升级回归等方面,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更加舒适的参观环境。


(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