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天津:出台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 打造8个市级“夜津城”地标性集聚区

发布时间: 2025-01-10 点击数量:0

近日,天津市商务局等4部门印发了《天津市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出15项具体举措,促进全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点亮“夜津城”品牌。


海河、海岸是天津拥有的特色资源,根据《若干措施》,全市将以天津之眼、古文化街、津湾广场、滨海新区“于响”片区、东疆港等为节点,培育一批标志性“河”“海”消费场景,叫响“夜游海河”“夜游渤海”品牌。


此外,一批“夜津城”特色主题街区也会陆续亮相。天津将加快盘活闲置及低效商业载体,实施老店焕新、小店改造计划,丰富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鼓楼商业街、中山路美食街、1902欧式风情街等传统商业街区的夜间经营业态,在下瓦房、西北角、西湖道、万德庄等区域打造餐饮、酒吧、娱乐主题街区,在恒基商业广场、民园广场等区域打造全时段特色街区。


《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建设“夜津城”地标性集聚区,重点打造市文化中心广场、金街、五大道、意式风情区、古文化街—老城厢、天津之眼、津湾广场、滨海文化中心等8个市级地标性集聚区,并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引进不同类型消费载体,每个区至少打造1个地标性集聚区。


通过举办沉浸式体验项目、演出、体育等活动,全市将进一步融合商文旅体,拓展“夜津城”特色消费。同时,充分挖掘津郊传统文化和乡俗风情资源,创新露营消费场景,做强“山野”经济。


围绕“购食游娱秀读”,天津将持续举办津味美食节、戏剧节、哪吒文化体育嘉年华、天津时装周等主题活动,丰富24小时经营业态,鼓励餐饮企业发展深夜食堂,满足人们的夜间消费需求。


为进一步优化夜间经济发展环境,《若干措施》提出引导夜市规范发展、支持夜间户外促销活动、优化活动审批流程、试点打造限时步行街等内容。例如,支持发展周末夜市或季节性夜市;鼓励各区在不占用城市道路前提下划定限时限地规范经营区域,明确环境卫生、摊贩管理模式等要求。此外,在特定日期、特定时段试点将部分餐饮、购物、旅游集中区域所属道路调整为分时制步行街或周末步行街,最大限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


(来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