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575.49亿元!

发布时间: 2025-04-07 点击数量:0

2025年清明节假期,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英烈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最新数据,据初步统计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1%。创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


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7.3亿人次

今年清明假期,全国多地天气晴好,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为7.3亿人次。公路自驾出行占比超九成。

此外,据出行平台数据显示,假期打车需求同比上涨14%,高峰时期,每分钟叫车需求突破11万单。


铁路客运量预计约5377.6万人次

清明假期,铁路客运量预计约5377.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2%。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达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  发送量新高。

银发列车、旅游专列密集开行,列车也根据行进路线和旅客需求进行改造升级。


全国水路民航客运量预计同比均有所增长

这个清明假期,全国水路客运量预计约320.4万人次,日均10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5%。


全国民航客运量预计约558.2万人次,日均186.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9%。


多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广大游客通过参观游览、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全国各地城市公园、森林公园、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旅游村镇等迎来游玩热潮,赏花、踏青、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假日消费活力十足。文化和旅游部发布32条乡村旅游线路,“时令采摘”“挖野菜”等乡村体验搜索热度上涨。北京、浙江、山东、安徽、江苏、贵州等地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景区打造融合传统文化与潮流时尚的消费场景,推出采茶、炒茶等农文旅融合项目,上新“公园+徒步/骑行”、数字藏品、VR游戏等玩法,开展“赏春景、品春味、探民俗”等主题活动,受到广大游客欢迎。


各地博物馆推出各具特色、寓教于乐的文旅活动。故宫博物院举办“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河南博物院推出“穿越千年话清明——文物里的节气密码”线上直播活动,上海博物馆“清明·手工坊”推出“纸鸢高飞”“竹编蹴鞠球”等手作体验。多家文博场所延时开放,满足社会公众节假日参观需求。


以下是全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2025年清明节文旅数据:


一、四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北京: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959.3万人次,旅游消费115.0亿元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北京接待游客总量95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总花费115.0亿元,同比增长9.5%。


上海: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700.27万人次,旅游消费117.20亿元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清明假期三天上海市共接待游客700.27万人次,同比增长5.45%,文旅市场消费交易总金额达117.20 亿元,同比增长6.40%。


天津: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719.52万人次,旅游消费62.97亿元

据大数据统计,假日三天,天津全市共接待游客719.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游客花费达62.97亿元,同比增长3.9%。


重庆: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915.73万人次

重庆市文旅委发布消息,清明假期重庆市接待国内游客915.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


二、山河四省”


河南: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1992.7万人次,旅游消费117.3亿元

据河南省文旅厅消息,2025年清明假期,河南省接待游客1992.7万人次,旅游收入117.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4.5%,旅游收入增长4.3%。


山东: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2387万人,旅游消费199.6亿元

山东省文旅厅传来消息,清明假期,山东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38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9.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9.9%和10.2%


*山西、河北


三、东三省


黑龙江: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538.1万人次,游客消费25.8亿元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最新数据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日期间,黑龙江省累计接待游客538.1万人次、游客花费2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9.7%。


*辽宁、吉林


       四、秦云贵川甘青


四川: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1274.57万人次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四川省886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74.5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988.4万元。与2024年清明假期同口径相比,游客量和门票收入分别增长16.06%和11.32%。


青海: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78.5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26 亿元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假期三天,青海省共接待游客78.52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旅游总花费3.26 亿元,同比增长 27.8 %。


甘肃: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67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6亿元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节假期,甘肃省共接待游客67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3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9.8%和12.5%。


*陕西、云南、贵州


五、湘鄂赣皖江浙


湖南: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1984.87万人次,游客消费126.87亿元

 湖南省文旅厅发布的消息显示,清明节假期,湖南省累计接待游客1984.87万人次,同比增长33.09%,游客总花费126.87亿元,同比增长58.86%。


 江苏: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2046.80万人次,游客消费92.66亿元

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清明假期(4月4日0时至6日16时),江苏全省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含建设单位)和84家博物馆去重后共接待游客2046.80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9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5%和18.11%。


浙江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2117.4万人次,游客消费285.7亿元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发布消息,清明假期,浙江累计全域旅游人数达2117.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1%;全域旅游综合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20.3%。


*安徽、湖北、江西


六、东南沿海经济区


福建: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547.46万人次,旅游消费51.22亿元

据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披露,2025年清明假日期间,福建累计接待游客547.46万人次,同比增长23.9%;游客旅游总花费5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


广东: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2110.5万人次,旅游消费107.8亿元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消息,据初步测算,清明假期三天,广东全省接待游客2110.5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旅游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8.7%。


 海南: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159.72万人次,旅游消费20.18亿元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发布数据,4月4日至6日清明假日,海南省接待游客159.72万人次,同比增长4.3%;实现游客总花费20.18亿元,同比增长4.5%。


七、五个自治区


新疆: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242.54万人次,旅游消费24.5亿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消息:清明假期,新疆接待游客242.54万人次,同比增长9.74%;游客花费24.5亿元,同比增长11.46%。


内蒙古:2025清明节接待游客808.45万人次,旅游消费53.35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消息,清明假期,内蒙古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08.45万人次,同比增长5.89%;累计实现国内出游总花费53.35亿元,同比增长5.03%。


*西藏、广西、宁夏


八、港澳台


澳门:2025年清明节澳门接待游客人次达40.9万,内地旅客30.1万人次

据澳门特区治安警察局发布消息,4月4日至6日清明节假期,澳门各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清明节访澳旅客达40.9万人次,日均13.6万人次,同比上升14.7%,其中内地旅客30.1万人次,占73.7%;其次是香港旅客7.2万人次,占17.6%;台湾地区旅客0.8万人次,占2%;其他旅客2.7万人次,占6.7%。


*香港、台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旅游局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