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RED LAND落幕,三天狂欢,数万人体验
8月10日晚,随着echo project音乐节最后一束灯光在上海杨浦复兴岛上空熄灭,为期三天的小红书首届“redland”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落下帷幕。
作为小红书首个游戏二次元大型线下活动,red land打破了传统室内漫展的模式——它创新地打造了一座8万平米的现实版“开放世界冒险岛”,将游戏动漫场景与真实城市空间深度融合,为游戏二次元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的沉浸式体验。
有专家表示,这不仅是二次元文化的一次破圈狂欢,更是上海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城市空间更新、拥抱年轻消费新趋势的又一创新探索。
red land的选址在上海黄浦江畔唯一一座内陆岛,岛上常驻人口不过两千人,古树林立,工业遗存与现代船台交织。但即使是上海市民,也很少会踏足这片城市东北角的小岛,时间在这里仿佛流逝得更慢一些。
但那三天,这座小岛变身二次元“痛岛”,跃入了年轻人的视线。
一个与现实多少有些隔绝的空间,和一句“欢迎回家,永远的主角”,将玩家瞬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冒险世界。五十多个全球顶级游戏、动漫ip的名场面被“一键复刻”到三大主题园区,化身为每个玩家的冒险剧情。
走进工业风的“船台公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王者荣耀与蛋仔派对的巨型充气玩偶,冒险由此开始。入口处的科目三考场,一场属于“老二次元”的eva驾驶证考试正在进行;而在《绝区零》的展台前,参与问答领取无料的众多玩家,一个个都在紧急突击“展台上所有的邦布分别叫什么名字?”
在旧仓库改造成的展区“重生试炼场”,玩家们聚集在《苏丹的游戏》展台前,围观强尼银手和苏丹斗舞,抽取一张游戏里的折卡,和苏丹王一起合影互动,已经成为这三天最热门的“景点”之一。完成了“试炼”,再去《非人哉》的展台牵走一只哮天犬气球狗,然后加入可达鸭大军,一起踩着哨音跳舞庆祝。
人气coser、电竞选手的“不定时掉落”,也成为玩家冒险路途里的惊喜彩蛋。kpl明星战队南通hero久竞、济南rw侠以及人气选手花海、九尾陆续现身,顶流coser卡琳娜带来了又一个经典cos形象:红发樱木花道,吸引众多玩家前来“集邮”,她还现身音乐节,和玩家一起为《极乐净土》打call。在赛博朋克2077的展台,车保罗则以“老爹”造型出现,化身dj与现场的玩家们来了场音乐狂欢。
暮色漫过黄浦江,一场歌单和舞台二次元浓度拉满的室外音乐节开始上演。巨大仓库墙体和夜空都成了天然的投影幕布,三大舞台环绕全场,为观众提供360°的沉浸感官体验。
音乐响起,一个个“回忆杀”的游戏、动漫名场面也随之呈现。当《残酷天使纲领》唱到情感高潮的瞬间,800架无人机阵列精准配合着舞台上的光电特效,瞬息切换成为eva初号机的经典轮廓,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李艺彤演唱《idol》时,舞台上的光效描绘了一颗“爱心”从舞台上萌芽、不断生长,在楼宇的边缘由无人机接棒,最终在空中汇聚为一颗巨大有力的心脏。
red land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打破了漫展以游戏大厂为核心的视角,创造了以“登岛玩家”为第一视角的宏大叙事场景。在这个开放世界冒险岛中,每一位登岛者都有身份,会触发专属剧情,能找到自己的“高光时刻”。
当视角发生转变,围绕它的一切变得创意十足。
red land 主创团队透露,在小红书过去一年内容发布量增速最快的类目中,二次元内容同比增长175%,游戏同比增长168%,分列一、二名。小红书二次元和游戏内容的全年发布规模已仅次于时尚、美食两大泛生活类目。
这些内容中不仅包括做游戏攻略、角色分析、剧情讨论等虚拟内容,新一代的游戏二次元爱好者们还分享如何在游戏里当摄影师拍摄和发布场景图、在现实里给游戏人物过生日、在毕业典礼上穿“痛毕业服”……他们正打破过去对游戏、二次元文化的偏见,将虚拟世界中的审美和情感填充进生活的每个角落,转化为线下生活中的真实连接。
“为新一代游戏二次元人群,打造一个二次元和三次元融合的2.5次元开放世界,也成为 red land的核心概念。”主创团队表示。
从小红书持续展开的“马路生活节”到今年首次举办的red land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两者想要传递的信息都很明确:将虚拟世界里人与人的连接,延伸到真实的物理空间里。
这是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文化消费新模式:让用户从文化的消费者,变成了文化的共创者。从这个角度上说,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基因与上海丰富的线下场景资源及高效的营商环境实现了“双向奔赴”。
以小红书选定的复兴岛为例,它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中华沪东造船厂,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与繁荣。小红书在3个月前勘岛时,之所以“一眼万年”,正是看中了其工业遗址的厚重骨架——复兴岛上约30万平方米存量工业厂房及场地资源,在集聚创新创业群落功能和生态的同时,也为全年无休的文旅商体展多元融合活动提供了最佳容器。
另一个数据印证了小红书的“眼光”。在平台上,“工厂游”、“工业遗址”、“工业风摄影”、“工业风citywalk”相关笔记年增长94%,阅读量超过5000万。越来越多的z世代通过打卡、创作、传播,主动为这些“历史的见证”编织新的故事,成为工业历史的整理者和传播者。
(来源:文汇报、财经网、上观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