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笫39届秦淮灯会璀璨绽放 万盏花灯映城南
2025年1月1日晚,第39届中国·秦淮灯会门东展区暨第2届老门东·丹噶尔双宁双灯展璀璨绽放。灯展围绕中国传统生肖主题,沿街巷、水系、广场等区域,打造40余处造型各异的“蛇”灯和氛围灯。
门东街区城墙下的生肖蛇灯长约22米、高14米,蛇身盘旋绕出“中国结”的模样,立于城墙脚下。该生肖蛇灯是门东片区参与秦淮灯会以来呈现的最大生肖灯。还有《金蛇送财》灯组,由一百个正面钱币构成,代表着百财聚来,蛇身整体拐了25个弯,对应了到来的2025年。
此外,2025年湟源排灯再次走进老门东。现场展出皮绣、香包、堆绣、衍纸画等来自青海西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首次向南京市民、游客展出四方景观排灯,用“双宁灯会”搭建起两地民心交融的桥梁。
去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南京秦淮灯会就是申遗成功的“春节”囊括的过年习俗之一。
南京秦淮灯会,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文史作家周安庆在《灯彩秦淮》一书中介绍,早在东吴、东晋时期,元宵之夜,都城建康(南京)皇宫、长干里贵族聚居区都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到了明朝,朱元璋倡导元宵灯节活动,把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为10天,鼎盛时期灯彩品种达300多种。自明代伊始的“秦淮灯火(彩)甲天下”之美誉,一直延续至今。
一年一度的秦淮灯会,灯景、灯市相互融合,再现了万盏花灯映城南的盛景。岁末年初,年节和民俗味十足的夫子庙、老门东便成为五彩斑斓的花灯海洋。秦淮河畔,明城墙下,花灯如昼,流光溢彩,将浓浓的年味传递给每一位市民游客。(来源:央广网)